图片 试析高校师生关系及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_金玛棋牌app-官网下载**

金玛棋牌app-官网下载**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教育类 > 高等教育 > >

试析高校师生关系及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

来源::未知 | 作者:金玛棋牌app-官网下载** | 本文已影响
  [论文摘要]师生关系作为一种隐性因素,通过师生交往互动对师生产生的潜移默化影响,对高校人才培养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对学生才智发展和俊杰式人才成长有着特殊的意义,是促进高校优质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通过对高校师生关系及其发展现状的论述,指出了师生关系潜在的影响作用,以促进其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利因素。 
  [论文关键词]高等学校 师生关系 教学质量 人才培养 
   
  高校师生关系对人才培养的影响不像办学条件那样显著,因而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但是作为一种隐性因素,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影响是巨大的,虽不能量化,却能感知,并通过师生交往互动体现出来。因为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密切的互动交流,无时无刻不渗透着教师的知识水平、学术修养、人格魅力和敬业精神等潜在的教育力,不断熏陶、感染和诱导着学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从而影响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校师生关系的内涵及其重要作用 
  要认识高校师生关系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人际关系,因为这一关系是众多社会关系中的一种特殊形式,仅存在于高等院校之中。所谓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是通过彼此交往互动建立并发展起来的,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心理上亲密、融洽与协调的程度,既包含认知与情感成分,也包含行为成分。因此我们可以说,所谓师生关系是高等院校教师与学生通过教与学相互交往互动所形成的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是高校人际关系的主要形式。这种关系是通过师生课上与课下、校内与校外不同时空的交往互动所形成的,体现出正式关系与非正式关系、个体关系与群体关系、教学关系与师友关系等不同类型的关系,对师生的心理、教学和人才培养产生不同的影响。 
  对高校的教师和学生来讲,正式的师生关系是没有选择的,是在学生入学前教学计划就预先设定安排好的,是教学关系生成的主要方式,通过教与学的不断互动而不断发展与拓展。而非正式关系是有选择的,是通过个人喜好、性格互补、个性特长与教学水平等吸引所引发的互动交往而形成的,是个体关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私密性,有益于发展成师友关系。但是无论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还是教师群体与学生群体,只要相互间存在交往互动,就会不同程度地形成个体关系或群体关系,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教学成分,与人才培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这是师生关系形成与发展的基础。 
  正式的教学关系一般发生在教室或办公室内,与教学工作密切相关,体现在上课、辅导、答疑等互动活动中;非正式的教学关系一般产生于课堂外或学校外,师生间可交流的内容非常广泛,虽然有些与教学并无直接关系,但对学生的成长却有着重要影响,如教师的人生阅历、处世方式、科学素养与治学态度等,无不渗透着引导和表率作用,对人才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影响。师生关系存续的时间有长有短,有的因课业结束而导致关系结束,而有的却会延续一生一世,成为师友。笔者认为,师友关系是师生关系存续的最佳状态,因为其产生、发展和稳固的唯一诱因是良师,有良师才会有益友,良师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许多学生把教师当做“恩师”就印证了这一点。 
  师生关系对人才培养的影响非常重要,虽然呈隐性发展态势,不易察觉,但却对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对教学目标的达成以及对学校办学声誉的提高都有着不可或缺的直接影响。我们应充分发挥这一关系的潜在作用,使之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利因素。 
  美国高校就非常重视师生关系的作用,将师生关系纳为教师教学奖评比的重要条件,如哈佛大学的“罗斯林·艾布莱姆森杰出本科教学奖”,就把候选人交流和激励本科生的能力、本科生能够接触到他们的机会、对学生需求做出反应的敏感性、对教学工作的奉献和投入等作为重要的评选标准。由此可见,教师情感的投入和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对学生健康成长与才智发展的积极作用,对教学成功的重要意义。我国高校长期忽视师生关系对人才培养的影响,没有把师生关系作为重要指标纳入教学评价和奖励中,不能不说是一种疏忽和缺憾,应重新审视并重视起来。 
  二、我国高校师生关系现状分析 
  人际关系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和特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相互交往互动得以形成发展的,如果没有时空与环境的便利,缺乏交往与互动,关系是难以形成和维系的。师生关系更是如此,也需要一定的时空和环境,通过教学互动才能得以形成和发展。如今高校的教学,由于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和教学环境与条件的制约,师生互动交流往往出现低效或无效现象,导致师生关系生分与疏离,已经对人才培养产生了不利影响,实在令人担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扩招造成的生师比过大,使得教师难以有效地关注每一个学生,造成师生情感交流与信息传递信号减弱。我国高等教育在跑步进入大众化的过程中,迅速释放掉了高校以往的教学资源存量,使得各校在校生数量迅速膨胀,从校与校之间、院系与院系之间和专业与专业之间三个层面看,生师比都在扩大,普遍达到了16∶1至20∶1,有的甚至达到30∶1或更高。有些学校为提高办学效益,采取大班制、合班式或讲座式等授课方式,使得教师上课所面对的学生越来越多,更助推了生师比进一步扩大,因而造成教师的提问、辅导、答疑与作业批改等的人均互动量不断减少,因材施教受益面逐渐缩小,有针对性的个性化交流与指导难以满足学生需要,不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才智发展,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是多校区的办学格局与新校区的运行,使得师生互动交往的时空受到限制,造成师生间空间距离扩大和有效交往时间损耗。近些年来,高校大规模的合并与新校区的开发建设,不仅使许多学校形成了多校区的办学格局,也使许多学校的新校区投入了使用。这虽然有利于学校扩大办学空间,满足办学需要,促进学校规模发展,但是伴生的不利因素也随之显现出来。 
  由于多校区和新校区的交通问题和这些校区教师生活设施不配套问题,使得教师们原来便捷的工作条件被破坏,教学习惯被打破,教师们不得不远距离赶往新校区上课或奔波在多个校区间上课,这不仅增加了教师工作时间的损耗,有时也令教师们身心劳顿,无暇在教学时间和精力上有更多的投入,难免对教学产生不利影响。过去那种大课间或空闲时间,在教室、办公室或学生宿舍常见的教师身影,现在已不多见,课堂外学生再想见到教师已经很难。这种由时空限制所造成的交流障碍和师生相互了解与沟通的不便,自然影响到师生关系的形成与进一步发展。 
  三是高校持续不断的教学、科研与管理改革,使得教师们的教学态度发生明显改变,造成教学工作与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难以有效保障。改革是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对于高校来说,成熟的改革有利于学校健康发展,而不成熟的改革则阻碍学校发展,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近年来,高校加大了改革力度,不断有新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的改革措施出台,纵观这些改革,其突出特征是都热衷于量化管理,与报酬挂钩。教学或科研都制定了量化指标,只要教师完成指标,考核合格,就能获得相应报酬,把教师导向了完成工作量和科研量,从而忽视了教学与科研的质量。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更使高校导向了行政化和官员化,“教得再好,不如当个领导”是现实写照,令教师难以安心教学,竞争领导岗位者趋之若鹜。更有改革把教师纯粹当成了“车间工人”,忽视了教师创造性劳动和主观能动性的价值,令教师没有成就感,严重挫伤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他们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学生身上,不愿发挥主导作用,因此,师生互动作用难以有效体现。如今教师们忙科研课题、忙评职称、忙提高学历等现象,与这些不成熟的改革不无关系。人际关系交换理论告诉我们,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是具有一定交换性的,通过交往,双方均从对方获得某种报酬、回报和结果,这种交换可是金钱或物质上的,也可以是感情上、心理上的。显然高校的某些改革,令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付出不值,难以得到显性回报,因此也就导致了教师教学态度与贡献方向上的变化。 
  四是教师信息传递的单向性和主导性与学生的漠视性和功利性,使得交流难以得到积极有效的回应,造成信息中断或互动短暂而使关系难以为继。高校师生之间首先是教与学的关系,这一角色定位使师生在交往过程中教师处于强势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弱势与被动地位,常常造成教学信息传递呈现单向性,很多信息只有发出与接收,没有反应与回馈,造成信息断流,交往互动难以为继,关系难以发展。而有些教师,由于所采用的教学语汇主导性太强,无意中给交往设置了障碍,令学生难以回应,从而影响了互动氛围。对于学生来讲,也有很多原因,学生会因为当初所选的专业并非自己所爱,学习上没有积极性,对教师的话题不感兴趣而不愿回应,致使互动无效;会因为考试成绩、奖学金评比、论文选题与指导等问题主动与教师交流,以获得帮助,交流的目的性很强,功利心很重,问题办结与否都意味着关系难以持续。而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大学生,由于受家庭宠爱或家庭地位的影响,表现出的自我优越感和自我中心,时常会对教师的互动交流表现出漠视或不屑一顾,这不仅令教师难堪无奈,无法应对,也是造成当今师生关系疏离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受网络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宁愿把时间花在网络上聊天或玩游戏,也不愿与教师来往互动,这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三、师生关系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 
  师生关系作为高校中的主体关系,所营造出的人际环境和教学氛围,不仅对师生个体产生影响,也对师生群体产生影响,最终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毋庸置疑,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和谐教学氛围的营造,增强内聚力,减少摩擦,产生出相互帮助、相互激励和互补短长的效果,并像催化剂一样,对达成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归纳师生关系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个性化人才培养和学生才智发展的影响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任务,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教师通过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不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健康成长,从而使学生成长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教师通过课堂内外的课业教导、生涯指导实现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人格魅力产生影响,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不断促进学生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发展。需要强调的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是一个个别教导与因材施教的过程,有利于学生个性才智的发掘与培养,对促进学生心智健康发展和特殊人才的发现与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纵观世界上许多杰出人才的成长,无不与这种有益的影响与培养有着密切联系,我国高校之所以难以培养出俊杰式人才,这是症结之一。 
  (二)对和谐教学氛围营造和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是完成教学计划,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过程,能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教学信息传递质量的高低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的默契程度,取决于师生间相互欣赏的程度,取决于课堂上师生的心境、情绪、精神状态和对待教与学的态度,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氛围。也就是说,教学氛围与教学效果密切相关。很显然,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师生间实现有效互动,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反之,则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使得教师身心疲惫,有时不得不利用自己的权威或采取严厉手段来维持课堂秩序。应当承认,无论课堂教学气氛是积极和谐,还是消极压抑,或是对立紧张,都是教师和学生心理与行为的直接反映,折射出师生关系的现实状态。 
  (三)对师生个人身心健康和教学积极性的影响 
  师生关系反映在心理上,常常表现出亲近与疏远、吸引与排斥、欣赏与厌恶、尊敬与轻视等行为现象,不仅对师生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也对师生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产生影响。伴随着课业进程,师生间会在课堂内外或学校内外不断发生着各种不同的交往活动,这种活动既有课业学习的需要,也有情感交流的需要,对师生关系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和谐融洽的交流自然有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从而调动起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教与学积极性的提高,对教学工作和学生成长产生积极影响。如今,高校教师的教学压力、科研压力、生活压力以及不断改革的管理压力等都令教师深感压抑,身心疲惫;而学生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家庭压力等也令学生自顾不暇,精力难聚。如果教师能够主动热情地关爱学生,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与教师交流、沟通,就能实现信息畅通,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释放压力,相互激励,对促进师生身心和谐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对教师教学信誉与学校办学声誉的影响 
  高校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不仅直接关系到教师本人的教学信誉,也影响到学校的办学声誉,对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职业生涯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为学校的声誉来源于办学质量,最根本的是来源于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信誉,两者相辅相成。教学信誉是教师自身水平、能力和素质的体现,学校会因为有高水平和高素质的教师而赢得学子们的青睐,形成人才培养良性发展态势;而办学声誉则是学校软实力的体现,是教师群体与学生群体长期精心维护的结果,学校会因为有良好的社会声誉而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形象,实现健康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由此可见,师生关系既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发展,也可以影响一个学校的发展,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努力营造出和谐的师生关系,使之成为对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的有利因素。

金玛棋牌app-官网下载**

热榜阅读TOP

本周TOP10

浅谈高校中层管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实

浅谈高校中层管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实

[论文关键词]高等学校 中层管理人员 满意度 实证研究 [论文摘要]中层管理人员处于高校重要管理层级,了解...